close

【房市觀點】以為省荷包 結果花更大

40年老公寓買了超後悔

買房究竟要挑選新或舊,兩派人馬總有各自不同的觀點,崇尚老屋派系的人認為,不論早期的華廈還是公寓,幾乎為低公設比或是零公設,也就是說,權狀面積多少,室內面積就有多少,扎扎實實的空間可以用好用滿,但反觀新建案室內實際使用空間變小,硬是被公設比切掉權狀坪數的1/3,甚至小宅案有些公設比更逼近40%,以權狀20坪的新成屋來說,室內面積含陽台、雨遮只剩10初坪,究竟該怎麼住?買新房子實際使用面積,幾乎都被公設比吃掉,花的錢更多,卻得到的空間變小。

b23fc160-6eff-11ea-b1cf-e5fddf2a2997.jpg

40年老公寓買了超後悔。

堅持買房就是要挑新建案的民眾則認爲,老屋背後其實暗藏許多危機,包括管線老舊、結構安全、隔音不佳,以及得考慮未來年長得上下辛苦爬樓梯等問題。

「以為買老屋可以省下不少荷包,其實不盡然,可能最後還花更大?」分享筆者好友的實際自身案例,八年前他買下一間位在台北市屋齡近40年的老公寓,當時因管線老舊問題,花了400萬重新整理裝潢,沒想到才沒搬進去沒幾年,發現住家的木頭裝潢,遭白蟻入侵被啃咬的殘破不堪,嚇得他馬上請防治專家來看,沒想到卻發現白蟻竟侵略全棟公寓,導致各戶都要花一筆大經費全面處理,他之前做的裝潢得打掉重練,上通通血本無歸,還得另外再花200萬重新裝修,氣得他下定決心不要再買老房子受氣!

老房子問題層出不窮,而位處在地震帶的台灣,結構安全更是一大考量。921大地震後,政府重新針對建築地震力,制定各個區域的修改,建案必須要達到一定的耐震係數等,超高大樓更必須進行結構外審,得經過土木技師、結構技師以及大地技師等多人審查,從地質、梁柱、牆面配置等嚴格把關,以致建築結構安全成為民眾買房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。

根據去年9月住宅價格指數調查,台北市公寓持續下滑公寓再下跌0.24%,已連續下跌六個月,9月均價每坪42.6萬元,也創近1年來新低,加上老屋都更程序緩慢,以及最近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,日前香港更出現社區管線共用,導致住戶確診感染,更讓不少主打「防疫宅」訴求的建案意外成為話題,究竟老屋、新屋,誰才是未來購屋寵兒,從趨勢便可知曉。

◎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。

 

本轉載純為分享用, 提供給朋友買屋購屋時參考用, 並註明出處, 若有侵權而您介意請立刻通知我或留言, 定當立即刪除~

文章摘自: https://house.yahoo.com.tw/%E6%88%BF%E5%B8%82%E8%A7%80%E9%BB%9E%E4%BB%A5%E7%82%BA%E7%9C%81%E8%8D%B7%E5%8C%85-%E7%B5%90%E6%9E%9C%E8%8A%B1%E6%9B%B4%E5%A4%A7-40-%E5%B9%B4%E8%80%81%E5%85%AC%E5%AF%93%E8%B2%B7%E4%BA%86%E8%B6%85%E5%BE%8C%E6%82%94-012311028.html?guccounter=1&guce_referrer=aHR0cHM6Ly90dy55YWhvby5jb20v&guce_referrer_sig=AQAAAH-NM23FeVXC8nlebUaHjAr591KcVcA64LXq_GACkhxivQRgpJpiMXoPKqHIGMjgMwtgSO-ZND5tk1KkqdhIzfFxxcRMpmKAHNqelnD5ulG_RenD4IHZegZWCEv7vPNEx-0VW31bW0hZm0uJLwzMZ25Mj5Icxoqmo_yd5dI5P56u#0404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筌家就是你家 的頭像
    筌家就是你家

    筌家就是你家

    筌家就是你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